申请入会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名家专栏> 况鹰的专栏
悠悠山丹培黎情
时间:2019-09-04 11:16:04    来源: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作者:况鹰         分享到:

2019年8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考察调研当地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习近平主席这次考察调研的山丹培黎学校是山丹历史上第二所培黎学校,这所学校是1987年4月重建的,它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山丹第一所培黎学校是1941年春天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的,1944年12月西迁至山丹。这所培黎学校全称叫“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简称“工合山丹培黎学校”,也有人称之为“老培黎学校”。它是艾黎创造性把边远贫困地区乡村经济与乡村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综合试验基地。山丹这两所培黎学校的创办人是两个外国人,其中一位是1927年来到中国的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新西兰籍),另一位是许多人可能不太熟悉的、1938年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乔治·何克(英国籍)。他们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建设事业奋斗了终身,现在都长眠在他们为之奋斗过的山丹土地上。因此,山丹两所培黎学校也包含着近代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段历史,每年都有不少外国朋友来这里追思故人,回顾历史,寻找与中国人民的友谊。

  

关于第一所山丹培黎学校,即四十年代艾黎如何创造性地把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建设成为乡村经济与乡村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综合试验基地的光荣历史,以及解放初期工合山丹培黎学校部分移交给西北石油管理局并搬迁兰州后五十年复杂历史沿革,还有1983年5月艾黎又在北京创办了一所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的历史,我会在后面几篇文章中详细叙述。这里,我们首先叙述习仲勋与新老山丹培黎学校的悠悠情意。

  

1. 在习仲勋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大力争取下,解放初期,工合山丹培黎学校进行了第二次战略转型,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石油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

  

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在陕西凤县双石铺时期,是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工合西北区的培训机构,主要目的是为西北区工业合作社培养技术人才。1944年12月,因为日本发动一号作战计划(豫湘桂会战)直接威胁宝鸡和双石铺安全,这所培训学校西迁甘肃山丹。这时,由于抗战即将结束,国内形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和山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环境变化等因素,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艾黎与工合山丹培黎学校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了第一次战略转型。将工合山丹培黎学校由工合运动内部培训机构转型为把边远贫困地区乡村经济和乡村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试验基地。全国解放后,根据新中国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要,在习仲勋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大力争取下,工合山丹培黎学校与时俱进,又进行了第二次战略转型,由边远贫困地区乡村经济和乡村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试验基地,转变成了新中国培养石油工业技术人才的第一所职业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习仲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由于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还兼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后又入朝指挥抗美援朝作战,习仲勋这一时期实际主持西北大区的全面工作。在主政西北三年时间里,在继续完成西北地区民主革命未完成任务同时,习仲勋致力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其中重点就是发展西北石油工业。1950年9月26日,中共西北局召开常委会议,决定西北地区今后三年经济建设要以“铁路、石油、煤、电、纺织五项为重点”,并认为,当前首要的问题是要做好大规模的勘测,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干部。根据西北局常委会确定的方针,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制定了《西北区经济建设三年计划草案提要(1951-1953)》(简称《提要》)。根据《提要》规划目标,西北石油管理局集中近一年时间对西北地区石油储藏情况进行了勘测,到1951年夏,基本弄清了甘、宁、青、的石油储量,并继续勘测陕西石油储藏情况。习仲勋看到西北地区石油储量储量的勘测资料后十分高兴,于1951年5月27日致信毛泽东和中央财经委陈云等同志,建议中央早日确定开发西北石油的方针。1951年6月27日,中央财经委陈云、李富春等人给习仲勋等复电说:“仲勋同志,五月二十七日来电,经初步研究后中央认为石油工业为目前国家重工业建设的重点之一,故对西北天然石油必须采取积极的大力开发的方针。……为迎接大的发展,必须提前培养充足的干部及技术工人。……山丹培黎学校适于培养技工,可否拨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或合作办理,请考虑决定。”7 

  

把山丹培黎学校移交给西北石油管理局,以培养石油工业急需的技术人才,是习仲勋与陈云中央财经委等领导的共同意见。1951年7月16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决定:“根据西北之自然条件及中央指示的工业发展方针,西北国营工业三、五年内将以石油为主。因此培养与此配合的各类干部及技工,作为适应发展的准备,在目前成为主要的政治任务。经本部与西财委研究,决定将山丹技术学校(新西兰人办的)原则上改为石油局的初级技术干部及石油技工学校。”但由于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原来的性质和范围,牵涉到工业、合作、教育、农牧各方面”,其中大部分乡村经济项目,并“不适用于培养石油技工。”移交工作遇到了相当的困难。1952年9月22日,甘肃省工业厅派出调查组,对山丹培黎学校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于1952年10月21日给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写了正式报告。报告认为:“该校……学校和工厂都在一起,各种机器和仪器、设备及人员配备互相关连牵着,从具体情况看是不可分割的。如要我们接管,就必须全部接过来,以便重新整顿,不然两方面都很难办好。……现在情况该校也不像学校……,也不像工厂。必须经过一次彻底的改革和整顿,否则不能扩展。”10 也就是说,甘肃省工业厅希望整体接收山丹培黎学校。

  

为了西北石油工业发展的大局,首先需要要坚决把石油工业急需的地质调查测量、机械、运输等项目尽快移交给西北石油管理局。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其他不适合石油工业需要的乡村经济项目。为此,1952年12月16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作出最后决定:将山丹培黎学校的地质调查测量、运输、机械等项目移交给西北石油管理局。将纺织、陶瓷和造纸项目移交给甘肃省工业厅。将皮革项目移交给青海省工业厅。将牧场移交给甘肃省畜牧厅。将煤矿、农场、医院移交给山丹县政府。11 至此,工合山丹培黎学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拆分调整,终于完成了支援西北石油工业,部分移交西北石油管理局的任务,学校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山丹培黎工业学校”,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石油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并于1953年11月搬迁至兰州安宁区十里店,改名兰州石油技工学校。这所学校为西北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

  

正是在习仲勋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大力争取下,西北石油工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带动西北经济建设的龙头产业。山丹培黎学校也根据西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光荣地加入了新中国石油工业行列,完成了其历史性的转变和发展。

  

2. 艾黎临终前,请求主政大西北、开发过大西北的习仲勋担任重建的山丹培黎学校名誉校长,习仲勋愉快地接受了艾黎的请求。

  

1977年12月,邓小平同志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艾黎80寿辰宴会,党和国家高度肯定了艾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1982年6月,艾黎出席了石油部在兰州石油技工学校举行的培黎学校40周年校庆活动,这是1949年以后第一次正式举行的培黎学校校庆。1984年11月17日,艾黎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在山丹筹建新培黎学校的想法》。1985年1月16日,甘肃省成立了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筹委会。1987年4月21日,山丹第二所培黎学校——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正式开学。1987年12月2日,李鹏、习仲勋、楚图南等中央领导到艾黎住所祝贺他诞辰90周年。艾黎看到曾主政大西北,一直关心开发大西北的习仲勋同志,立即请求习仲勋能够担任重建的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名誉校长,习仲勋当场欣然答应。艾黎注视着习仲勋真诚的微笑,内心感到莫大的安慰。12 25天后,艾黎就在北京去世了。半年以后,遵照艾黎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在了他一生最魂牵梦萦的山丹大地上。

  

1988年4月22日,习仲勋给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师生去信,信中说:“同志们在重建和教学工作中发扬了老培黎的传统,为开发大西北,繁荣边远地区经济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此谨向你们表示祝贺。感谢你们的信任和重托,我欣然同意担任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的名誉校长。我将尽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13 在这份信中,曾主政西北多年,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之一的习仲勋,把工合山丹培黎学校的传统,简明扼要地总结概括为:开发大西北,繁荣边远地区经济。习仲勋的这一精辟总结概括,可以帮助我们今天准确认识艾黎创办领导的工合山丹培黎学校的历史。

  

1998年3月,习仲勋又为山丹培黎学校题词:“发扬艾黎艰苦奋斗精神。”14

  

3. 习近平主席曾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表达了对山丹培黎学校创始人的深切缅怀以及对山丹培黎学校的关心支持。

  

2002年8月,担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山丹培黎学校发出贺信,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05周年暨山丹培黎学校建校60周年。15

  

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在新西兰各界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讲话中,满怀深情地缅怀“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先生1927年远赴中国,将毕生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16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致辞中提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友,中英两国人民相互支持、休戚与共,谱写了中英友好的历史佳话。我们不会忘记,英国曾经向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济和道义援助。一位中文名字叫作何克的英国记者,积极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还担任陕西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为带领学生向安全地区转移付出了年轻的生命。”17

  

2017年4月21日,习近平在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的回信中说:今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他和宋庆龄、斯诺等发起成立的工合国际,为支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心培养了大批人才。18

  

总之,两所山丹培黎学校都是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调研山丹培黎学校,我认为,体现了我们党对过去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国际友人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对丝绸之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项目继往开来的鼓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边远贫困地区富民兴陇的殷切希望,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寄予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的一路殷殷嘱托,必将为西部边远地区脱贫致富指明努力方向,增强他们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注释:


1.  西北军政委员会,是新中国建立初设立的六大行政区之一,主要统辖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一九五四年改为行政委员会,军政职权划归省政府、军区机关。著名教育家、工合山丹培黎学校董事会董事水梓,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2.  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抗战爆发以后,在国共两党的支持下,1938年4月,艾黎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等十一人在上海发起了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运动)。8月5日,领导工合运动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口成立。工合运动是在中国沿海工业区沦陷,敌人进行经济封锁和大规模狂轰乱炸的形势下,在大后方采用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组织流落后方的失业工人和难民,发展小型手工业或半机械化工业,利用后方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生产当时军需民用迫切需要的日用品,支援抗战。它是战时中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曾被誉为“经济国防线”。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中央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1950年7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中国工合协会因此宣告撤销。1952年6月,工合国际委员会也宣告撤销。1952年6月13日,中国工合美国促进会董事局宣告解散该会。1952年12月16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发布关于山丹培黎学校处理办法,根据这个处理办法,工合运动的最后一个组织—工合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正式拆分,分别移交给西北石油管理局、甘肃省工业厅等部门。至此,中国工合运动结束。


3.  工合西北区。工合运动在全国一共设立七个大区,包括西北区、东南区、西南区、浙皖区、晋豫区、川康区、滇黔区等。其中西北区创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它的管辖范围包括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山西等省区。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及前身——工合双石铺培黎学校和工合兰州培黎学校都属于工合西北区的下属单位。工合西北区办事处主任为卢广绵,他也是工合运动十一个发起人之一。


4.  主流观点都认为工合山丹培黎学校是艾黎创办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但笔者在对多年搜集整理的大量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史料进行研究后认为,工合山丹培黎学校是艾黎把边远贫困地区的乡村经济与乡村职业教育融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基地。笔者曾于2017年12月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这一学术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的新西兰学者好评。国内与笔者观点相同的还有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郭卫东、原西北工合兰州事务所主任、工合山丹、兰州培黎学校兼职校长张官廉、以及1941年进入工合培黎学校,曾在工合双石铺和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多年的资深学生高国荣。郭卫东认为:工合山丹培黎学校是“艾黎发展乡村工业,改造乡村经济计划的重要试验地”。(郭卫东:《近代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页)。张官廉认为:“艾黎对山丹培黎学校的计划,是以学校为中心来改造山丹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计划,而且是依靠外援来进行各项事业。”他“要在山丹试验一个乡村工业化和农业、畜牧业等等综合利用和综合发展的宏伟计划。他把工矿农牧业的联合发展作为改造山丹乡村经济的途径,同时以此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他反对只念书不会作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形式教育。……所以他要从农村中招收一些贫苦子弟,从小让他们又念书又劳动又学技术。……他的教育口号是‘创造、创造、创造’。所以山丹培校教育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让学生在‘做’的实践中自己去学习。”(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料资料选辑》第八十辑,第206页,第208页。)高国荣认为:“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建国前在西北偏远一隅,没有得到政府当局一钱一物的资助,以国内外募集所得,创造发展、教学育人、艰苦奋斗、劳动生产、自力更生,短短5年,在贫瘠的山丹,形成一个各业齐全,基本自给的小社会,真可谓“教学生产工农具备,五行八作兼容并包,中外人士通力合作,民主治校运作有序”。为新中国培养了数百名技术和管理人才;所建设的工、农、牧小型生产基地,为落后地区提供了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为河西地区的建设开了先河。在开发建设西北落后地区方面,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高国荣:《解放前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原稿复印件,笔者搜集保存。)


5. 6.  贾巨川:《习仲勋传》,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0章  恢复和发展西北国民经济。

  

7.  《陈云、李富春给习仲勋等人的一封电报》,1951年6月27日,中央档案馆。


8.9.10.11.  这四处均源自1952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写给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的一份报告:《关于山丹培黎学校的概况更改校名及领导关系》中的附件部分。该报告及附件共有88页,现保存在甘肃省档案馆,其全案卷号:154,案卷号:0217。

  

12.  刘文兴:《路易·艾黎与山丹》,敦煌文艺出版社,第107页。


13.14.  彭东军、王自刚:《培黎之光——艾黎与山丹培黎学校》,敦煌文艺出版社,第73页。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习近平总书记前往甘肃考察,为何要来这所学校》,2019-08-23。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16.  人民网:《习近平出席新西兰各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2014年11月22日。


17.  央广网:《习近平晚宴致辞:中英双方应把握机遇 携手前行》,2015年10月21日。


18.  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的回信》,2017年04月21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