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工合文化> 工合研究
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对难民的救济
时间:2019-07-04 18:35:45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2016年4月 作者: 王 浩 乔 沛         分享到:

原标题:1942 年流落陕西的豫籍难民与救济——以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对难民的救济为例


一、1942年河南大饥荒下流落陕西的豫籍难民

  1942年入春以后,河南省旱魃肆虐,赤地千里,且秋后水、旱、风、霜、雹、蝗等各种自然灾害交相侵袭,致豫省几乎无县不灾、无灾不重,且以豫西各县最重。当时地处豫西南的镇平县,设有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镇平事务所,史载镇平县“惟自三十一年起,小麦遭受风灾,收获不及三成,夏季天气亢旱,秋禾颗粒未收,三十二年入夏以后,又复霏雨连绵,酿成水灾,蝗虫过境,作物侵食殆尽,饥殍载道,哀鸿遍野,情况之惨苦不堪言”[1]。豫省百姓流离失所,鬻儿卖女之事不断发生,最终导致全省“饿死300万人,流亡他省300万人”[2](P418)的惨状。

  “灾害期间,灾民们的另一种求存方式则是迁移,或者说逃荒。我们虽不能说‘每一次天灾,都必然引起大规模的农民离土’”[3](P89),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满目疮痍的近代中国,“大灾之后,必有大逃亡”[4](P159)。无数豫省农民在秋收完全绝望后,最终踏上了逃荒的未知路途。豫省灾情之重,“系数年所未有,尤以豫西各县为最。人民生活不堪其苦,相率逃灾。巩县、广武等六十九县,自春徂秋,亢阳为害,二麦不登,秋禾枯槁,民食绝望,分逃荒欠。旬余以来,豫东各县灾民过洛逃往陕境者,每日不下二三千人,依难民站统计,一旬以来,为数已达数万人之众”[5](P553-P554)。截至1942年 11月,豫省已有5万灾民为求生存逃亡至陕西省内,到1943年4月初,“逃往陕西的先后已达80万人”[6](P166)

  陇海铁路成为数千万灾民逃荒至西安的首要选择,然而却被带上了无尽长的死亡之路。从酷暑到严冬,在开往西安的火车上,多数难民攀援至车厢顶部,拥挤、炮火、饥饿、虚弱,“在冻结的寒冷中,火车冲过危险地带时,紧抓着车顶的手指变得麻木; 弱一点的人,就倒在火车钢轮子下面”[7](P186)。因此从洛阳到西安仅几百英里长的铁路沿线,到处遗留有豫省难民的尸体,流血遍地,肢体粉碎,惨不忍睹。不过大部分难民还是依靠步行、坐骡车、推小车携家带口踏上西逃之路。由于当时陇海铁路已延伸至宝鸡,且豫灾难民初至西安时没有得到积极救济,遂部分豫籍难民随陇海铁路大批涌入宝鸡。自1942年5月至11月间,流亡至宝鸡的豫籍难民计644户,男女老弱计2378人,随着西逃陕省的豫籍难民人数的增多,迁宝人数也急剧增长至数万人。

  二、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对豫籍难民的救济

  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运动,是抗日战争期间为支援抗战、解决战时经济困难、实现自我供给的一场经济救亡运动。同时中国工合运动在赈济战时难民,特别是为难民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工合’积极组织难民建社生产自救,大约 50% ~ 60% 的‘工合’工人都是难民。东南、西北两区几乎所有工人都是难民”[8]。据估算,抗战期间“直接在工合社中获得生计的难民约 200 余万人”[9](P327-P328)

  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于1938年8月23日在宝鸡成立,就西北区而言,宝鸡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合作社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西北工合运动的中心。1943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于宝鸡创办《西北工合通讯》,主要刊登当时西北工合运动的具体发展情况。根据《西北工合通讯》的记载,西北工合组织对迁陕宝鸡一带豫籍难民的救济主要分为维系生命救济和保障生存救济两部分。基于工合组织的自身特点,救济工作则更多地从为豫籍难民提供工作、学习的机会出发,以期解决难民的生存困难。

  1.维系生命救济

  随着迁陕豫籍难民的增多以及西安等地难民救济工作的滞后,多数难民沿陇海铁路逃亡至宝鸡一带后,最终选择在宝鸡留存下来。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教导主任何克于宝鸡招生时,“在考试时见一脸色极为苍白之学生,询问其故,乃知为三日未进食云”[10]。面对豫灾难民生存之惨状,且先后逃至宝鸡的难民已达数万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立即组织豫灾难民救济委员会,急谋救济。《豫籍难民浩劫,合慨予援助》记载了西北区办事处不仅仅局限于工合组织内部对难民进行及时的救济,而且还主动宣传、多方呼吁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种力量进行有效救济。

豫籍难民浩劫,合慨予援助[11]

  宝鸡河滩老桥附近,豫灾难民草棚七十三家,于本月三日上午十一时,全部焚毁,数百难民则无家可归,工合妇女□□□即派郭秘书等前往慰问,翌日并捐助一万元,由姜主任会同唐司令夫人亲往发放,并通知地方当局、救济会、保育院及各妇女生产部门,当尽力救援被灾妇孺,予以收留。本地城内工小学生,亦自动捐输难众费二千余元。

  河滩附近区域,原先是一片荒芜之地,由于其位于陇海铁路边,故而逃荒至宝鸡的豫灾难民在河滩镇一带定居下来,河滩也逐渐成为豫省难民的聚集地。他们在此建造茅草屋,通过自我劳动维持生计。但难民的生存环境及条件之差,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隐忧。在河滩老桥附近豫灾难民草棚焚毁之后,西北工合为防止难民再次陷入困境甚至逃生,于是立即派代表前往慰问并筹集灾款,特别是通过保障妇幼等弱势群体来帮助豫籍难民度过这一浩劫。

  2.保障生存救济

  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组织的“豫灾难民救济委员会”在及时、短暂、有效的救济之后,确定其“目前首要工作为灾民之安置问题”[12]。西北区办事处在中国工合协会总会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统筹办理逃荒至西北区豫籍难民的安置工作。初步“拟发动一百户难民赴双石铺、徽县两地参加生产工作,并闻宝鸡督导室亦将策动宝鸡各合作社尽量收容难民参加工作”[13]。在紧张筹备及各合作社、事务所多方努力下,“宝鸡各工合机构已分别拟具收容办法,并向关系方面劝募捐款”[12]

  宝鸡豫灾难民救济委员会为使豫籍各受难同胞生活得以永久安定,并符合国民政府开发西北之大计,于1943年5月10日召开第六次豫灾难民救济委员会议,讨论迁送聚集于宝鸡地区的难民垦殖事宜,切实办理救济难民工作。兹摘录其重要决议案[14]如下:

  一、迁送难民地点及人数,南郑县、双石铺各200人,宝鸡400人,徽县50人,天水250人,秦安、甘谷各50人,兰州35人。

  二、迁送难民组成若干小队,并由职员一人带领,步行前往。并按路途远近,规定日程,发给旅费。

  三、难民到达指定地后,加入各社工作,并由救委会一次津发两个月生活费。关于迁送事宜并推请该会秘书唐迟先生负责进行云。

  从上述重要决议案来看,西北区办事处迁送移民人数及地点的计划是基于现实状况而制定的,并非仅仅是为了摆脱难民对城市带来的负担而不顾接受地的实际容纳能力来随意甚至过量迁送难民,真正做到从为难民谋工作出发,切实解决其生存困难。而且,在规定的日程内,按路途远近酌发迁送旅费,防止豫籍难民在迁送过程中再次面临生存危机。同时也督促、鼓励难民,从而保障迁送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日后豫籍难民参加生产自救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提高难民参加各社劳动的积极性,西北区办事处规定由救委会一次津发两个月生活费,这也落实了西北区办事处对豫籍难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最终救助目的。

  据《西北工合通讯》记载,自宝鸡迁送至双石铺的200余名豫籍难民受到了很好的安置。其中豫籍难民“一部烧石灰,一部上山伐木,一部为培黎学校建筑厂房及挖水渠。现留双石铺之难民,将予以组织合作社;培黎学校中,有十七名学生为灾民之子弟,可共同参加组社”[15]。双石铺培黎学校在救济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招收难民子弟就学,而且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修建完善校舍,辅以帮助难民。培黎学校学生也做出表率,“学生范文海带领安置了一批河南难民烧石灰、伐木、烧砖”[16](P231)。同时安康事务所奉西北区办事处函示,积极拟定筹设计划,待区处及西北救济委员会拨款后,即着手准备“就地组织难民合作工厂,使流亡陕南难民,得参加生产工作”[17]

  另外,西北工合组织还重视对缺乏生产技能的难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在宝鸡、兰州、天水、西安等地开办多期技术短训班,西北区办事处设有难民和妇女就业技术训练班,以培训一些有劳力和技术、能够工作的豫籍难民参加生产进行自救。同时豫籍部分孩童还可以得到就学机会。1940年,经身为工合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倡议,在秦岭山区的凤县双石铺创办培黎学校。“校舍仅有山坡上的三间房屋,当中一间是纺织车间,另外两间是教室兼宿舍,当时只有一名教师和十几名学生。这些学生多是无家可归的战时难民儿童。”[16](P231)1942年英国青年乔治·何克开始担任第九任校长,新建校舍,增添设备,并且开办机械车间,双石铺培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何克校长极为同情贫苦人,立志为贫苦人民服务,积极收纳难民学生。1943年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教导主任何克来宝招生,共计招收十九名。除由各合作社练习生中选拔四名外,其余十五名为豫灾难民,大部系高小程度。何克主任于招生结束后,即带领新生步行返双,该校定于十八日开课。[10]

  这一时期,为救济豫籍男女难童,西北区办事处还在宝鸡和天水两地建立两所儿童保育院,使上千名男女难童得到有效救助。并且考虑到难童的个人发展前途,采以教养并重的救济方式,对难童进行文化和技术培训,优秀学生后期还可以进入到培黎学校继续深造。1943年4 月,“艾德敷氏并决应西北工合之请,协助款项,救护难童。宝鸡方面已到有难童五百名,俟协款领得后,将再扩充名额”[18]

  同时,西北区办事处还安排迁宝豫灾妇女劳动就业,保证了豫灾难民在得到及时救济后能够参加工作,进行生产自救。根据西北区生产机棉等特征,发动豫灾妇女从事纺毛工作。一方面促进了西北区毛纺业的迅速发展,为支援长期抗战提供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妇女参加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豫籍难民家庭生存困难、弥补收入不足等问题。《豫灾妇女参加生产,一千户已开始纺毛》记载了在西北区办事处各级同仁的鼎力支持下,已帮助一千户豫灾妇女参与纺毛工作。

豫灾妇女参加生产,一千户已开始纺毛[13]

  宝鸡国际救济豫灾委员会,利用本区生产机棉,以工代赈,救济豫灾难民,近由本处第四课(此处“课”指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根据工作性质分设的行政单位)及各纺毛站同仁,发动课(此处“课”指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有劝课、督责之意)来宝妇女参加纺毛工作,以免乞食街头,一周来已有一千户妇女从事纺毛,分配与西关外、□门镇、贾村垣、永济保各纺毛站,工作其为良好。

  豫籍难民无论男女老少,皆在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救济范围内。而且特别重视妇女力量,积极安排迁宝妇女参加纺织等工作。对于尚未成年、自立能力差、急需社会关怀和呵护的豫籍难童,则采以教养并重的方式,为保护和培育大批民族幼苗做出贡献。西北区赈济难民工作不仅仅解决难民暂时的生命安全问题,而且更主要地着眼于长远利益,将难民参加生产与积极自救结合起来,旨在解决豫籍难民生存问题,并且期望于帮助豫籍难民安排稳定工作,以符合政府开发西北之大计与保障难民日后生存安全。同时将赈济工作辅以支援抗战事业,将难民救济与全民抗战结合起来,为豫籍难民参与到伟大的全民族抗战事业中提供了条件,帮其免除沦为国家抗战建国之负担的危险。经历生死边缘而获得重生后的难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生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九死一生逃至陕西宝鸡的豫籍难民,无论男女老幼,在西北工合的关心下,得到了生存保障,获得重生,叶落他乡。

  特别是继续西逃至宝鸡一带的豫灾难民,得到了较好的救济与安置,这与西北工合组织的人道主义以及合作社生产方式极为相关。中国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工作,继而鼓励其为抗战出力,使背井离乡、谋业无门的豫灾难民摆脱颠沛流离、生活无着之苦。在国际友人的倡议下,在各种进步力量的共同支持下,在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的实践中,西北工合解决了豫籍难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促进了西北工合运动的发展。

       (本文有删节)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镇平事务所.推广棉纺织救济豫灾计划[J].西北工合通讯,1944,(2): 36.

[2]王天奖,庞守信,王全营,冯文纲.河南近代大事记 (1840—194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3]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安介生.明代北方灾荒性移民研究[A].曹树基.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C].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李文海,林敦奎,程 歗,宫 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6]刘仰东,夏明方.灾荒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美〕白修德,贾安娜.中国的惊雷[M].端 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8]侯德础.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合”运动[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35-45.

[9]朱敏彦.工业合作社运动[A].忻 平,胡正豪,李学昌.民国社会大观[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10]培黎学校招生结束,大部为豫灾难民[J].西北工合通讯,1943,(4):1.

[11]豫籍难民浩劫,合慨予援助[J].西北工合通讯,1943,(20) : 3.

[12]豫灾救济委员会开始收容难民[J].西北工合通讯,1943,(2) : 3.

[13]豫灾妇女参加生产,一千户已开始纺毛[J].西北工合通讯,1943,(4):1.

[14]豫灾救济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迁送难民垦殖事宜[J].西北工合通讯,1943,(6):4.

[15]移送豫灾难民,一部将予组织合作社[J].西北工合通讯,1943,(7):6.

[16]侯德础.中国工合运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7]安康所筹组难民合作工厂[J].西北工合通讯,1943,(20): 5.

[18]灾区难童[N].大公报,1943-04-04(3).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