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协会动态> 协会新闻
唐保玲理事长一行参观考察宝鸡“窑洞工场”与西建集团
时间:2016-05-18 20:30:00         分享到:

5月18日下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唐保玲,名誉理事长高宗银,办公室副主任刘为超,中国工合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工合国际委员、西安培华学院教授秦泉安,西安普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魏鼎勋等一行前往宝鸡参观访问,中国工合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工合国际委员冯驱带领大家实地参观当年申新纱厂的窑洞工场等遗址。

唐保玲理事长一行首先参观了西建康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当了解到这些是西建集团冯西见董事长投资创办的全免费、纯公益社区养老机构的义举时,高宗银名誉理事长称赞道,西建集团为老人办了一件大好事,这也是对工合关注民生、扶助弱势群体的光荣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唐保玲理事长一行又同著名书画家陈博先生、著名草书大家郭宝庆先生以及歌唱组、秦腔班、舞蹈组等正在活动的老年会员进行了亲切交谈。接着来到雨花斋参观。当听到每天要接待200多名免费素食者就餐时,唐保玲理事长说,你们也很辛苦呀!对你们这里的义工,对西建集团的善举,我们工合一定要帮助多多宣传。

随后,唐保玲理事长一行还参观了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的当年抗战时期西迁宝鸡的“窑洞工场”。据“申新”子弟冯驱介绍,抗战时期,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促成了武汉64家企业西迁,其中有15家企业迁至宝鸡,这里面就有荣氏申新纱厂。1939年4月,荣氏企业的申新纺织四厂从汉口搬迁到了宝鸡,同时,荣氏企业还在纱厂周边建立了造纸厂、机械厂和面粉厂,初步形成了十里铺秦宝工业区,奠定了宝鸡的早期工业基础。由于日军轰炸频繁,为防止申新纱厂重遭破坏,在艾黎的建议及指导下,纱厂经理李国伟和职工受铁路隧道的启发,于1940年3月在斗鸡台地区的长乐塬山脚下动工开挖窑洞24孔,宽度大多在2至5米,最宽处达6米,其中七个长洞被六个横洞连贯,最长的达到了110多米,地下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工程修建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耗资113万元,于1941年2月28日竣工。24孔窑洞一字摆开有三里多长!但是从院子外边的陇海铁路上和空中根本看不到,隐蔽得非常好。1941年4月19日,安置在这些窑洞中的上万锭纱机正式投产,一个多月后的5月22日,8架日本轰炸机在申新纺织厂投弹41枚,炸毁织布机70多台,炸弹就扔在这个窑洞顶上,但窑洞里面设备和人员没有一个损伤的。1943年11月20日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来此参观后非常激动,感叹地称其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重庆及其周围有许多地下工厂,但没有一个在规模上超过申新的窑洞工厂’。”自申新纱厂迁址宝鸡到抗战胜利时已经生产了1万1千多件面纱和1万2多件匹布,其间西北工合为该厂供应了大批生产原料,共同为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后,大家又寻访了中国工合西北办事处第一个工业合作社——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旧址和艾黎当年在宝鸡的旧居,遗憾的是,均已荡然无存,面目全非。

参观结束后,唐保玲理事长一行同西建集团董事长冯西见进行了座谈交流。唐理事长在谈到参观感受时对冯董说,养老这件事你们是在为政府分忧,这边65岁以上的老人很有运气,遇上你这么开明的企业家办免费托老所,而且是唯一的,我去过很多地方,都没有见过,真的很了不起。冯董表示这是一个企业应该尽的责任。唐理事长同时对陕西这么多年包括冯董在内有这么多热心人发掘工合历史,做一些抢救性保护工作深表谢意。唐理事长建议在项目顶层设计时一定要把定位做好,要把西北工合的历史放进去,使之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并祝愿冯董和西建集团事业蒸蒸日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