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每日一图”——看见她们
时间:2025-03-08 00:00:00 分享到:
中国工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每日一图,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用一组抗战时期工合运动中妇女“耕织图”,致敬所有在历史暗夜中点亮星火的女性!愿更多世人看见她们。
抗战时期,无数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甚至缠足的小脚老人,挣脱封建束缚,参加工合运动。从灶台走向车间,谱写了一曲“工业救中国”的壮丽史诗。 从“三寸金莲”到“钢铁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用羸弱的身躯、勤劳的双手撑起抗战脊梁。 仅工合西北办事处就在陕、甘、晋、豫等地号召了7万多名女性投入毛纺、制衣、军毯生产一线。她们说:“脚虽小,手却巧,前线战士不能赤脚打仗!将士在前方流血,我们在后方流汗” 她们还说,“秋风起秋风凉,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 工合通过夜校识字班,组织白天劳作的女性学习读写和算术。四川成都的工合妇女社员回忆:“以前连名字都不会写,现在能算账、读报,才知道国家兴亡,我们妇女也有责任!”识字让她们从“家庭附庸”成长为有独立意识的劳动者。 妇女们生产的物资直接运往前线:纺织合作社,织出百万匹棉布,制成军装、绷带;药棉社,制出手工消毒棉纱,挽救伤员生命,杂乱无序的羊毛经她们的洗染抽纺,织成了一条条为前线将士御寒的军毯。史料记载,1938年8月至1943年12月,仅工合西北办事处的女工们就为前线织造了181万条军毯,同时受宋庆龄先生委托一次为八路军新四军制作了十万件棉大衣。何香凝曾赞叹:“这些‘灶下婢’成了抗战的‘后勤兵’,她们的双手比枪炮更有力量!” 国家存亡之际,没有性别的旁观者,只有同舟共济的战士。 伟大的抗日战争女性从来没有走开。这些图片中的女性大多出身农家,既不会咏诗作画,更不能右手科学左手人文,胜利后的纪念碑上甚至无法寻觅到她们的名和姓。百年来一个虚幻的林黛玉可以引无数专家学者竞折腰,但工合女工这些真正的民族英雄却鲜有人为她们著书立说。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想让她们走到前台,走进大众的视野,她们是真正的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初心,是中国最伟大的母亲,最靓丽的女性,看见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