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协会动态> 协会新闻
“科技引领 工业向‘新’” 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时间:2024-12-29 12:56:17         分享到:


2024年12月28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协同中国工业报社、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等单位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学东,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等领导、企业领军、行业精英、学者等500多名各界人士共聚一堂,探寻“科技引领 工业向‘新’”发展路径。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在报告中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战场,要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题为“观势‘新’潮 工业向‘新’,制造图强”的报告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强调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特别是科技创新对新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引领作用。他提出应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自主创新,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同时强调实事求是和分类指导的重要性。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长攻美西方之短,以短克美西方之长,我们虽然现在生产不出4纳米的芯片,但是我们7纳米的芯片应该说在世界上占的比重非常之大。我们所走的路我相信有可能把美西方的封锁完全打破,取得自己的胜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学东报告时强调,颠覆性技术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在制造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他提到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变革性等特点,并强调了技术预见、资金支持、市场应用、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的重要性。陈学东院士还分享了国内外企业在颠覆性技术发展上的经验教训,如贝尔实验室的失败和SpaceX的成功,以及柯达和液晶电视行业的案例,强调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持续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制造业企业代表,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录城、北京精雕集团执行总裁张保全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做法与成就。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分享了“向‘新’而动,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旨演讲,并以“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与解题之道”为主题,圆桌对话科研院所与企业家领军代表。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了“2024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平行论坛。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助理、中国工业论坛秘书长陈俊岐,鼎捷数智、金蝶、米塔盒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北京兴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鞍钢数科产品研发中心、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梵迩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领军人士200余人出席大会,以“数智服务 赋强工业”为主题,共同探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之路。

田玉萍理事长出席大会并介绍了中国工合的成立背景和工合组织在抗战时期坚持工业救国的历史贡献,以及新时期中国工合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工作思路。田理事长强调,随着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中国工合将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深厚积累和广泛联系,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助理、中国工业论坛秘书长陈俊岐表示,中国工合86年的发展是一部充满团结、合作、创新和奉献的历史,协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工作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随后,鼎捷数智、金蝶、米塔盒子、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专家从应用层面剖析了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及多领域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应用成效,向与会者展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数据整合、分析和应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通过案例分析,专家指出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它在促进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优化中的作用,强调了跨行业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建议。

2024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展现了工业互联网在促进全球制造业合作与竞争中的潜在价值。也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为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中国工合CIC)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1938年,是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夫妇以及众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发起,由宋庆龄同志做担保人,在周恩来同志亲自指导下成立的。国共两党的高层领导对中国工合的发展极为关注并参与了中国工合的领导工作。中国工合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功典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晶。历史上中国工合通过组织工业生产,支援军需和民用,多方争取国际援助,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作为一家具有经济性、统战性、国际性、综合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工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协会定位,着力从大数据赋能、培黎教育、标准化工作、品牌评价、信用评价、科技成果评价及转化、专家咨询、两岸交流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搭建信息化大背景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桥梁与平台,为政府、社会、会员提供服务。



点亮在看共同发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